常州:瞄准十大方向 打造长三角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打造全国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内领先的产城融合示范区。”12月6日,常州市科技局局长刘斌正式发布全市“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
“十二五”期间,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有了大幅提升。全市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67%;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8%。常州市在2015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具创新能力城市排行榜中列第10位。
面对“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 ”战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常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三五”期间,要打造“一城一中心一区”,即全国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内领先的产城融合示范区。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到2020年,常州市科技创新要达到全社会R&D占地区GDP比重提高至3%,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至66%,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提高至180人/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至25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至46%,高新技术企业数提高至1300家,科技服务业规模提高至350亿元,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提高至50亿元。 《规划》对常州市科技创新定位、布局、任务、指标和保障措施等都作了全面阐述。
常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吕卫明介绍,结合常州市产业现状、中国制造2025常州市行动纲要及高新技术发展常州方略,常州确定了“十三五”期间的十大重点技术创新领域,作为主攻方向。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主要围绕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智能制造装备领域主要围绕机器人、数控机床、数控加工中心、智能纺机、增材制造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现代交通技术与装备主要围绕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新型电力装备领域主要围绕特高压、超高压电力产品,新型智能电网产品,核电电缆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新材料领域主要围绕碳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纳米材料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主要围绕化学药、生物药、医疗器械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装备领域主要围绕太阳能利用、半导体照明、节能环保装备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农机和工程机械领域主要围绕农机装备、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农业领域主要围绕育种、生态种养殖、现代加工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民生科技领域主要围绕公共健康、公共安全、公共资源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力争到2020年,十大领域总产值突破万亿元,相关技术创新能力达到省内乃至全国领先水平。
刘斌告诉记者,为了确保《规划》落实到位,除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形成创新投入的保障机制和营造激励创新的发展环境政策等保障措施外,常州近期还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例如:《常州市关于加快建设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若干政策措施》《常州市关于进一步推动石墨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常州市关于加快推进中国以色列常州创新园建设的若干意见》《常州市关于支持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等,通过政策引导,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力。
“十二五”期间,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有了大幅提升。全市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67%;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8%。常州市在2015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具创新能力城市排行榜中列第10位。
面对“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 ”战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常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三五”期间,要打造“一城一中心一区”,即全国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内领先的产城融合示范区。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到2020年,常州市科技创新要达到全社会R&D占地区GDP比重提高至3%,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至66%,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提高至180人/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至25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至46%,高新技术企业数提高至1300家,科技服务业规模提高至350亿元,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提高至50亿元。 《规划》对常州市科技创新定位、布局、任务、指标和保障措施等都作了全面阐述。
常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吕卫明介绍,结合常州市产业现状、中国制造2025常州市行动纲要及高新技术发展常州方略,常州确定了“十三五”期间的十大重点技术创新领域,作为主攻方向。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主要围绕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智能制造装备领域主要围绕机器人、数控机床、数控加工中心、智能纺机、增材制造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现代交通技术与装备主要围绕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新型电力装备领域主要围绕特高压、超高压电力产品,新型智能电网产品,核电电缆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新材料领域主要围绕碳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纳米材料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主要围绕化学药、生物药、医疗器械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装备领域主要围绕太阳能利用、半导体照明、节能环保装备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农机和工程机械领域主要围绕农机装备、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农业领域主要围绕育种、生态种养殖、现代加工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民生科技领域主要围绕公共健康、公共安全、公共资源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力争到2020年,十大领域总产值突破万亿元,相关技术创新能力达到省内乃至全国领先水平。
刘斌告诉记者,为了确保《规划》落实到位,除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形成创新投入的保障机制和营造激励创新的发展环境政策等保障措施外,常州近期还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例如:《常州市关于加快建设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若干政策措施》《常州市关于进一步推动石墨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常州市关于加快推进中国以色列常州创新园建设的若干意见》《常州市关于支持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等,通过政策引导,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力。